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身为全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沙特正在试图从国际银行获得规模为80亿美元的贷款。该媒体报道称,沙特2015年财政赤字规模达到创纪录的1000亿美元,很大一部分归因于油价的暴跌。
过去数月内,沙特针对低油价做出调整的同时,始终坚持旨在避开产出削减的策略,认为低油价最终会将包括美国页岩产油商挤出国际油市。
路透社曾在上周报道称,沙特阿拉伯已经要求多家银行讨论向其提供一笔国际贷款的想法,但并未提供具体规模和期限等细节信息。
为了填补财政赤字,沙特政府已经推出了新税法,削减社会项目支出,出售规模庞大的外国资产,而且发行了大量的国内债券。此外,该政府准备出手本国大型国有油企Saudi Aramco的部分资产。这一系列新举措的目的在于,在不需要任何进一步深层次产出削减的情况下,缓冲原油收入疲软带来的长期影响。
与此同时,举债80亿美元的新财政策略,再加上沙特极低的原油产出保本价格,将让沙特可以继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产原油。这种方法维持了沙特在决定全球原油产出和价格问题上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可以牵制伊朗石油收入的增加。
麻烦的是,油价太便宜了。沙特的各种区域性政策是如此昂贵,以至于这个中东产油大国似乎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撑税率上调和资产抛售。《华尔街日报》指出,沙特十年来首次寻求借如此多的贷款,因为该国正在执行的一系列政策需要财政稳定来支撑。
当前,沙特正带领一个跨国阿拉伯联盟试图重塑也门在国际上被承认的政府。部分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种战略上的错误。
2014年,沙特是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2015年,沙特的军事预算为全球第三大。今年2月份,沙特举行了该国历史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演。在过去的一年内,国际极端恐怖组织“ISIS”曾多次袭击沙特,而沙特和伊朗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也不断升温。近来,两国争斗的焦点已经由波斯湾转移到了中国。因为,2月份,沙特出口到中国的原油量暴涨了36%,创下3年来最高水平。众所周知,中国是伊朗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美国刚刚宣布解除对伊朗的制裁,沙特就增加对中国的石油出口,挑衅味道浓厚。
在石油策略中,沙特已经开始看到地缘政治局限性。
在当前低油价的环境下,沙特仍能承受高水平的原油产出。但是,油价保持在低位的时间越长,覆盖该国预算需求的成本就会越高。当成本越来越高时,沙特保持这种充斥挑衅性地域性立场的时间就会越长。